历史悠久的乌山,山上怪石嶙峋,步步有景,一年四季树木郁郁葱葱。石天景区的乌山三十六奇景之一天秀岩,位于鸦浴池与海阔天空之间的木栈道旁边。这条建立在悬崖峭壁上的木栈道,是鸦浴池通往海阔天空的唯一通道。
石天景区主要景点有:石天、双峰梦、向阳峰、东壁亭、鸦浴池、独木成林、天秀岩、海阔天空、望耕台、清尘岩等,俱是乌山三十六奇景之中的美景。
葛衫何处辟炎煎,兰若高悬别有天。
百丈苍岩寒烈日,万竿翠竹绕青泉。
卧听隔浦槔声急,坐见群山郭外连。
况得远公真解脱,不禁陶令醉花边。
——明 林蕙《集天秀岩避暑》
从鸦浴池往前走十来步,即可看见木栈道,危岩耸立的天秀岩,就在木栈道旁边。
孤岩本天秀,登顶似攀枝。
江海皎然吐,峥嵘无已时。
风凄宿猿洞,日暝浴鸦池。
欲度危桥里,邻僧归照迟。
——明 曹学佺《天秀岩》
天秀岩,楷书,径一尺。 至正甲辰四月题,楷书,径五寸 。
《乌石山志》载:天秀岩,三十六奇之一。在双峰梦下,岩石森立。元至正二十四年,行省平章燕赤不华楷书镌“天秀岩”,见《石刻》。三字。
十年客里乡山梦,此日山前驻飞鞚。高步无论磴道危,芳游最喜簪缨众。
老僧瀹茗出寺门,广文饮客开银瓮。台上天香作雨飘,花间好鸟知时弄。
半空宝塔入烟云,十里登湖横螮蝀。风光入眼尘虑销,觞酌催人语声哄。
扪萝更陟邻霄巅,访古还探宿猿洞。摩岩细辨旧题名,苔封篆古难成讽。
酒阑起舞兴转酣,懊恨夕阳飞鸟送。归来城市已昏钟,明日尘踪又偬倥。
——明 陈枨《饮天秀岩》
至正二十五年正月三日,户部侍郎王叔璵、员外郎张闾伯、高留守、司经历曹德辅、闽省检校董公著同登,唐观、李习从行。隶书,径五寸,镌天秀岩后。
《东壁亭记》,福城之三山,闽山其一,即乌石山也。至正二十四年,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摹勒皇太子所赐“忠孝文武”于石,亭是山之阳而建焉,名其亭曰“东壁”亭之西有岩,名曰“天秀”,又亭其椒曰“望海”。“望海”之西又亭焉,曰“东升”。“东升”之西台焉,曰“清泠”。门其南曰“春明”、曰“天秀”者,状其景之胜也。曰“清泠”者,即其气之肃也。曰东、曰海、曰春,皆因储皇之恩锡而起也,于是,山巅海隅焕焉若重光之照临,莫不敬叹钦羡于仰瞻之下,不惟平章公忠孝文武之名可垂永远。凡宅于兹者,皆将以是自勉也,不可以不记。朝散大夫、江西等处左右司郎中揭汯记并书。
楷书,径二寸,镌天秀岩后。
右边这幅楷书石刻,径五寸,镌天秀岩下。
壁立岩岩一片峰,银钩倒挂玉芙蓉。居人何处穷遗墨。薛老当年此寄踪。啸咏祗留明月在,摩挲应被古苔封。却同姓氏缘非偶,异代风流得再逢。 山居之暇,寻倒书“薛老峰”感赋。时万历丁未秋,福唐薛梦雷。
薛君和招同林谨任、陈泰始、洪汝臣诸公集薛老庄分得东字:名园开宴集群公,河朔风流此日同。槛外林光连百雉,天边江影落双虹。峰传薛老人何在,尊入平原酒不空。莫向邻霄台上望,烟尘今正起□东。万历已未夏叶向高。
草书,径四寸,镌天秀岩下。
左下方的楷书石刻,径三寸,镌天秀岩左。
元亭东壁俯江流,山郭周遭四望收。蜃气雾浮鲛室暝,涛声风送海门秋。尊前促膝倾千古,醉后遥心寄十洲。久矣投簪今白发,欣逢明圣□优游。集薛老村分得秋字,林材。
上方的篆书石刻“一局台”,径二寸,在《乌石山志》中,列为疑刻。
满怀愁绪不关秋,满目秋光不解愁。
愁里衔杯多酩酊,秋来作赋少风流。
黄花避客开深谷,白雁惊人度远洲。
画角城南催落日,碧天无尽思悠悠。
——清 叶矫然《天秀岩登高》
落叶下高枝,深秋九日期。微云空碧汉,淡月满疏篱。
工部传杯际,参军落帽时。钟声催晚课,兴尽漫题诗。
上方何寂净,一室傍岩栖。花雨晴能落,桐阴昼欲迷。
客筵聊置酒,僧饭试分荠。拟作逃禅偈,留为石上题。
——清 陈作楫《饮天秀岩》
片石嵯峨耸九霄,石梁如带绕山腰。劖来秀骨三分妙,涌出奇峰百尺标。
地接乌楼间日月,庄连薛老半蒭荛。当年胜迹今何在,且唱新诗破寂寥。
——清 刘永松《天秀岩》
请朋友们观赏我的其它与乌山有关的文章: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