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续前集)离开天元岩、九莲岩后,我们乘坐旅游大巴于下午14:45来到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白塘湖。(下面文字来自网络资料整理)
白塘湖位于涵江南郊约2公里处的白塘镇,地跨洋尾、镇前、上梧三村,汇聚泗华、木兰诸水,面积达三百亩,是福建省最大的一个天然淡水湖。宋代称呼它为“注月池”,今日叫它“白水塘”、“白沟”,俗称“白塘”。白塘茫茫,波光潋滟,风光秀丽,人文景观积淀深厚,自古以来是游览赏月的胜地,故有“白塘秋月”之雅称。一座建于宋景定四年(1263年)的宫后条石桥以及塔桥,横卧水面之上。现在,涵江已将白塘开发为旅游区,占地面积扩展到2.4平方公里,分为山水观赏区、生态植物景观区、历史文化保护区等。
回溯历史,这里原先是一片滩涂,自唐、宋以来不断围海造田,引来木兰、泗华、石盘诸水汇聚于此,逐渐化为淡水。既有灌溉之便,又能赏心悦目。后经宋代名士李富及他的三个儿子不断在此兴建桥、亭、楼、榭,种植奇花异卉,使它成为一处水上公园。近年来,白塘湖公园建了三座古色古香的亭子,分别取名为秋月亭、映月亭及揽月亭,每个亭上分别题有楹联如下:
平分秋色,天无私意;良宵圆满,月见多情。(秋月亭)
几度飞觞,人生百岁;一塘映月,景胜三潭。(映月亭)
太白西江,登舟吟咏;东坡赤壁,揽月遨游。(揽月亭)
阳春三月,白塘湖笼罩在明媚的春光中,翠绿的柳枝伴随着春风轻盈地在湖面上起舞。正逢周末,游客如潮。最吸引他们的是这里的一片一万多株桃花的桃树林,粉色、白色、红色,在阳光下竞相展开笑颜。
白塘的周边遗留有不少名胜古迹,有明代为李元稹、李廷梧等进士而建的“白塘科第”、李佥事的“柏府归荣”木坊、李制干祠和将军洞等。有关洋尾古村落的图文将在下一集另行发出,今天先发出白塘湖的图文,请朋友们随意观赏。
白塘湖公园内,放风筝的人非常多。
白塘湖公园内,玩得最高兴的是孩子们。
晴波皎洁挂蟾光,照彻清宵漾白塘。
玉镜平铺秋浦阔,银河远浸夜珠凉。
杯邀皓月明千里,露湿蒹葭水一方。
有客吹箫移桂棹,潜蛟舞罢影茫茫。
——清 郭尚先(莆田人,嘉庆十四年进士,礼部右侍郎。)《白塘秋月》
天上归来五亩宫,湖头亭子恰相容。
门迎兰水三千丈,兴入壶山几百里。
花径落红时雨霁,竹林分翠晚烟浓。
个中便是神仙乐,肯放高怀到赤松。
——明 陈效《游白塘》
露白葭无际,良霄兴若何?
三秋人在水,一片月沉波。
楼阁浑疑画,笙箫且放歌。
荒寒犹可住,争奈客愁多。
——清 张琴《题白塘秋月图》
一万多株桃花的桃树林,粉色、白色、红色,在阳光下竞相展开笑颜。
在湖畔卖橄榄的涵江大嫂
宦海归来几度秋,等闲初作白塘游。
流连诗酒三高士,放浪形骸一小舟。
月到天心光上下,水涵山色影沉浮。
隔船妓乐喧嚣甚,为何清欢似此否?
——清 江春霖(晚清御史)《乙卯中秋夜游白塘》
请观赏我的相关博文:
评论